12月27至28日全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中央编办副主任黄文平到会并做了《围绕事业单位改革大局创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重要讲话,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局长岳云龙、副局长武建华、宋趁祥和各省(市、自治区、建设兵团)主管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副主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局长共60人参加了会议。
一、会议议程
中央编办黄文平副主任就《围绕事业改革大局创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讲话;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局长岳云龙在会议做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报告》;山西省、江西省、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河南省、贵州省和海南省对近几年就如何开展网上登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介绍了工作经验;分组讨论黄文平副主任讲话、国家局工作报告和八省市的发言材料;最后国家局副局长武建华进行了会议总结。
二、会议主要精神
这次全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回顾总结过去五年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围绕事业单位改革大局,研究新形势下登记管理工作面临的任务,进一步创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目标和重点。传达了王东明同志对事业单位登记工作的批示“登记管理工作要适应事业单位改革新形势,贯彻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努力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改进管理方式,继续提高服务水平,为机构编制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新贡献”。东明主任的批示强调了依法行政,又强调了努力创新,突出强调了要适应事业单位改革这一新的形势要求,是今后一个时期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重要纲领。
(一)五年登记工作的肯定
2004年重庆全国会议提出“以加强监督管理为中心,全面提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水平”的工作目标。五年来各级编办正确领导,登记管理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登记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登记管理推动了我国法人制度的完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已成为事业单位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和进行相关社会活动的“身份证”,为政府部门加强和完善各自相关管理提供了重要平台和依据,同时为司法机关、律师和社会有关方面提供了大量查询、咨询和其他方面的服务。
登记管理规章体系不断完善。条例进行了修改,出台了实施细则,填补了操作性规范的空白,各项专门规定为主要内容的规章体系不断完善,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电子政务取得积极进展。2004年启动网上登记试点,8个省(黑龙江、山西、上海、江西、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先期开展试点工作,其它省市推行了网上办公。
监管方式和手段进一步创新。加强对事业单位法人的监督管理,是法律赋予登记管理机关的责任,各级登记管理机关按条例和实施细则规定,结合实际,有效运用年检、实地核查证书、印章等监管手段,确保事业单位切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公益活动,并积极探索了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开展了法定代表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事业单位法人诚信体系建设和信用等级评定的探索和实践,国家局在工作报告中两处提到河北工作,一是加强证书管理,我省联合19个部门形成协调机制。二是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探索河北、湖南、广西率先进行。
进一步加强了对登记管理工作的领导。各级编办从依法行政、改革创新的高度,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召开登记工作会议,编办主要领导亲自到会做指示。规范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执行主体,多数登记管理机关都使用或改为使用行政编制,东明到编办后,重视关心登记管理工作,注意并加强了国家登记局的力量。
(二)登记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式和任务
目前,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事业单位定位不清,偏离公益目标,运转机制不灵活,管理不规范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事业单位改革总体上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改革。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十七届二中全会进一步要求,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中编委主要领导指示,要把事业单位改革提到重要议程上来,作为全局性改革进行思考和规划,举全党全国之力,加快推进。马凯同志五省市调研事业改革做了重要讲话。(马凯讲话已刊登国办内情通报,请到各省政府办取要),马凯讲话是我国事业改革的最新动向,各地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中编办举全办之力,成立了12个事业改革调研组,随后又组成11个专题组,认真贯彻国务院中编委领导的指示精神,做好通过试点稳妥推进事业改革有关工作,中编办正在抓紧起草事业改革意见法,选择适当适当时机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事业改革已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各级编办工作重中之重。
事业登记管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也是改革的产物。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积极参与、配合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摸清事业单位底数,弄清实际履职情况,提出事业单位留存、调整 是登记管理机关的重要任务,按照国务院领导讲话精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是创新体制机制,革除制约公益事业发展体制性障碍,建立公益目标明确、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监督体系完备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一改革目标,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登记管理机关管理职责密切相关,一是事业证书刊载的宗旨业务范围,是对事业单位法人业务活动的具体界定和规范。二是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实现“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的重要途径,事业单位章程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载体。三是通过法人登记管理对事业单位实施监管,是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条列规定对事业单位实行跟踪监管,是登记管理机关中心任务。按照事业单位分三类改革要求,登记工作也要调整。对公益单位,不能核准属于行政职能的业务工作,对承担行政职能和生产经营职能的事业单位,还要调整相应登记管理办法,特别是要研究提出这些单位尚未实现转行政或转企业过渡期内登记管理办法。
总之,完善和创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既是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又是事业单位的组成部分,登记管理要有前瞻性,把近期与长远工作结合起来,日常登记管理与事业单位改革结合起来。
(三)创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几点考虑
1、推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
经各地研究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较为统一的做法是成立理事会,管理层、决策层吸收利益相关代表组成,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是执行机构执行人,形成利益相关者对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遏制可能产生小团体利益,保证公益目标实现的体制机制形成。
2、探索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开制度
对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探索年度报告内容和年检情况向社会公开,以满足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借助社会和舆论力量实施对公益组织行为的监管。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可选择一些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呼声较高的事业单位为试点,通过一定方式和途径向社会公开。
3、进一步研究和推动事业单位绩效评估
为最大限度实现政府和公民意志,实现各自具体公益目标,针对事业单位数量众多,差异较大实际,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不同部门间相互配合,借助社会力量和中介组织,对事业单位做出客观评价,把评估结果做为监管事业单位重要依据。(我省此项研究已超前进行,具体实施运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已在中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明年做好结题具体工作)。
(四)明年具体工作
在做好日常登记管理工作同时具体抓好五项工作:
1、修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起草事业单位治理准则。
2、做好2009年度年检工作。年检结果网上公布,部分事业单位年检内容公开。
3、全面推广网上登记,年底前力争一半左右事业单位实现网上登记管理。
4、抓好法人管理结构试点,各省要从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事业单位中选择试点单位。
5、出台《事业单位章程范本》,各级登记管理机关要将章程作为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要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